石经幢是我国佛教中一种最重要的刻石。凯岩石业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,石经幢通常用多块石刻堆建而成。凿石为圆柱或棱柱,一般为八角形,高三四尺,上覆以盖,大于柱径,刻有垂幔、飘带等图案。下附台座。幢各面及底、头部,各刻佛或佛龛,在周幢雕像下,遍刻经咒,以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及《尊胜陀罗尼》为最多。其制式由印度的幢形变化而来,白唐代永淳以后盛行各地。

石经幢

寺庙石雕经幢图片
石经幢一般可以分为幢座、幢身、幢顶3部分,都是分别雕刻,雕好后再累建成整体的。幢座多是覆莲状,下设须弥座。幢身呈柱状,多作八面体,上雕经文或佛像等,有的幢身又分为若干段,上面的柱径小于下面的柱径,中间用大于柱身的宝盖相隔。盖上一般刻着模拟丝织品的垂幔、飘带、花绳等图案。幢顶一般刻成仿木构建筑的攒尖顶,顶端托有宝珠。幢体上所刻佛经,主要是佛顶尊胜陀罗尼经,也有少数刻心经、楞严经等。刻经所用文字一般是汉字,个别的有用少数民族文字的,如河北保定就有刻西夏文的明代石幢。石幢的雕刻细致,造型优美,是珍贵的古代石雕艺术品。

我的微信
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赏